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冒險精靈

2017/2/10-2/16 四川雙橋溝攀冰體驗

已更新:2020年3月23日


「人生沒有早知道,千萬別做讓自己後悔的事。」


日期:2017/2/10-2/16

文:施孟佑

圖:施孟佑、李美涼、劉文賢




D1 2017/2/10   臺灣→成都


  15點04分,我正在往成都的飛機上,現在想起來,我不是很了解我為何在這,根據之前爬山的經驗,上了3000必高反,體力、能力也沒說很好,裝備也不齊全,總覺得是否有些輕率了呢。嗯?你說我要去哪?去雙橋溝攀冰呀!


  18點46分下飛機,直接搭計程車到達Mac家,Mac是美涼姐與阿賢之前去Denali的隊員,現在在成都工作,今晚就在他家中借住一宿。放下裝備後,一行人出發去市場買行動糧,這附近建築像是新蓋好的,一棟棟的高樓,總覺得入住的人並不多,而市場就在樓層中,我們先是走進像是百貨公司一樣的大樓內,有很多櫥窗,賣著衣服、用具等等,經過一扇門後,門後就出現像大潤發一樣的超級市場,我們就在這挑選糧食,在結帳時,美涼姐拿出了錢包,而Mac卻拿出手機,原來現在中國這邊幾乎都可以用微信與支付飽這類手機錢包付費。買完食物後,當然是吃飯啦,Mac帶我們去吃串串,就是將醃製好的肉與菜放進湯鍋中,那湯鍋自然是紅紅油油的,吃起來卻是微辣、麻麻的,挺爽的。回到Mac家也已經23點34分了。




D2 2017/2/11   成都→雙橋溝


  早上7點54分,我們拿著大包小包站在路口等著司機,接下來要直接進到溝內了,但很奇怪,已經到約好的時間了,我們怎麼找都找不到司機,透過電話,和司機進行位置與方向的討論,我們終於在8點37分看見車子,原來司機大哥是雙橋溝內的居民,他不常來到市區,而且市區車多人多,難免緊張迷路。


  司機大哥說他叫楊老么,話語中帶著濃濃的四川腔,不是很聽得懂。開了約40分鐘左右,終於看見來到中國後的第一座山,而且山頂上就有著一層薄雪,



  很是興奮,今年台灣還沒見到任何一絲雪霰,開到映秀時,雪已經在路邊伴隨我們上山了。到了臥龍,算是中途休息站,心想不知有沒有機會看見熊貓,但本次目的不在這,很自然就打消這念頭了。這邊住家屋簷下幾乎都掛著一串串的玉米,將玉米綁在一起,就像鞭炮一樣;房屋是用正方的石板疊起來的,牆上有些奇妙的圖案,跟台灣的石板很不一樣;屋頂四角有著石頭堆起的小塔,說是告知四方神靈保佑這個家的意思。




  後來開到巴朗山隧道口,司機開始拆雪鍊,美涼姐跟我們介紹說,當時她以前進來雙橋溝沒有這個隧道,車子還要開到巴朗山山頂,約海拔4500左右,再下到雙橋溝3200,至少在多個2~4小時以上的車程。


  14點16分,我們終於到了雙橋溝入口,買了戶外票,戶外票就是讓你能攀冰的票,一張票只能爬三天,一天內攀冰時間限定在8點至17點這時間內,且買戶外票就包含著觀光票,所以我們買好票就坐上最後一班的觀光小巴,巴士就一路往溝內開,開到底後再慢慢下山,就在各個景點停一下放大家下來拍照,就這樣一路慢慢往下送,送到大家不同的客棧。這時我高反就已經開始發作了,恨不得車快停下來放人下來拍照,當車停好我就下車走走,深呼吸,盡可能讓自己舒服些。




  17點10分,終於結束遊覽行程,來到了客棧,跟客棧主人打過招呼,挑選好房間,放下裝備,美涼姐跟阿賢就去另一間客棧打招呼去了,而我就在外面溜達散散步,這時氣溫約7度,天空還沒暗下來,看著農家放養的牛,覺得他們的牛好小隻呀,毛雖然多,但跟我印象中的髦牛長得不一樣,拍了幾張照片,就走進客棧二樓。發現溝內建築有些特色,二樓會蓋成像ㄇ字型這樣,多出來的廣場作為休息、堆放的空間,使用塑膠玻璃作為遮風避雨,具有良好的採光,可惜就是有點冷。




  美涼姐回來後,我們就走進休息間取暖了。休息間有個很大的鍋爐,鍋爐隨時都有起火添材,使房間溫暖;鍋爐上有一桶大鍋與水壺,當水燒開後就倒入旁邊保溫瓶內,確保隨時都有熱水喝;鍋爐上方有個架子,大家都將裝備掛在這烘乾。所有人都坐在鍋爐旁,聊天、喝水。




  有一位很熱情風趣的大哥,說話口音沒有四川腔,一口流利普通話,但用詞有時會用咱,有點小捲舌,我對他抱持著一些疑問,中國人?台灣人?教練?反正默默聽下去就知道了,另一位大哥沉默寡言,看著手機,身形不高,跟我差不多吧,身上穿著羽絨衣,只覺得是位很厲害的人。在談話中知道愛說話的大哥是智宗,另一位是古古,智宗攀冰有9年了,是台灣人,每年都會來雙橋溝攀冰,所以跟這邊的攀友、居民熟得很,難怪我會搞混;古古他才是我們教練,攀冰齡沒特別說,只知道超過10年了,爬過么妹峰、布達拉峰、阿妣峰……等四姑娘山區內與國際難度五星的知名大山,果然猛呀!

 

  吃過飯時,智宗與古古教練就頻頻提醒我們,上到3000以防高反,必須吃少點、晚點睡、多喝水多尿尿、大口呼吸,對我來說,在車程中我的高反就已經開始了,我下車後隨時都在執行這幾項原則,反觀美涼姐與阿賢,談吐間的輕鬆應對,看似高度對他們影響不大,我果然還是太弱了。



D3 2017/2/12   雙橋溝攀冰1(白岩溝)


  上午7點45分,天氣陰,0度,實在是沒有勇氣從棉被裡出來,等到8點左右才從棉被出來,開始打包裝備,下樓吃早餐,約莫9點,開始將裝備上車,出發去攀冰,車子往溝內行進,會先經過哨站,要在那邊給他確認戶外票才准放行。車子開了一段時間,就忽然向左路間靠去,我們也很自然地就通通下車了。


  周邊林子沒葉子結黃果實的應該就是沙棘樹吧,林下有些被雪蓋過的淺腳印,教練要我們向左方那岩壁看去,那岩壁顏色明顯跟周圍岩壁顏色白了許多,說那裏就是白岩溝,也是我們今天的目的地。



  走路的過程中,我覺得我很喘,呼吸並沒有很順暢,很努力地大口吸氣,卻感覺沒什麼用,我調整自己的步伐與呼吸,身體漸漸熱了起來,呼吸也變舒服了,就這樣,不知走了多久,到了冰瀑下方。



  教練要求我們穿好頭盔、吊帶與冰爪才准下到冰床範圍內,他一直提醒我們千萬別心疼自己的冰爪,不要走到冰上才開始穿冰爪,我們三人就在教練監視下將裝備穿戴完畢,下到冰床上。教練並沒有因為我們雪地能力與經驗,直接把課程拉到攀冰這部分,一樣是先從走路開始教起,先從我們平常雪地會用到的法式步伐開始,上坡、下坡、交叉步,來回走個幾遍後,教練才教我們使用德式步伐,就是使用冰爪前齒的走路方式,教練很仔細地介紹冰爪的結構與設計,要我們進前齒時腳尖提起,進入後就別亂動,腳後跟下壓,並強調:「並不是要破壞冰,所以不是踢進去,而是刺進去,穩住即可。」教練就幫我們找了塊約40公分的冰塊階梯,要我們使用那面垂直的壁站上階梯,



  剛開始還真搞不懂,站是站住了,但一隻腳踢了10來下,把冰都踢破了,冰變的越來越不好踢,力道自然就越放越輕,才稍微意識到「刺」的意思,但腳法還是很差勁,每每認為自己穩住時,身體站起來腳就往下滑,反正多試幾次會抓到感覺的,抱持這樣心情繼續刺。

終於有辦法成功站上階梯時,教練早已在我們後方架好一條輔助行走的繩子,有高低坡、大小階梯、大小跨距,目的是讓我們更加熟悉冰爪,要我們混和使用德法步伐。正當我覺得法式上坡讓腳踝不舒服時,教練示範了倒退上坡的法式步伐,這真的是大開眼界了,從來沒看過有人這麼走過,這方式就是要讓腳踝緩和的。在經過一連串的嘗試與行走之後,我們終於要對旁邊的冰壁上下其手了。


  教練很迅速的上了牆,先鋒約20米左右,在冰壁左右兩邊各做一個保護站,架了兩條繩,使用Top-rope的方式進行確保。在爬之前,教練教我們使用冰槁必須放鬆手臂,以手腕為支點,像丟飛鏢一樣讓冰槁飛進目標,在進入前施以一個向下的力道,還使用一個很可愛「咻!」的狀聲詞,當教練在示範時我才知道這不是假的,入冰真的會有「咻!」的聲音,後面也嘗試了「碰!梆!ㄘㄨㄚ!」蠻有趣的。大概是我有聽出來聲音的不同吧,我覺得第一天打冰槁狀況極佳,不出甚麼力就輕鬆打牢了,反而是腳法,慘到不可理喻,幾乎是踩著前人的步階上去的,沒步階就是Campus上,沒力就踢出一個大洞吧!今天就這樣把手臂用到Pump回客棧吧。


  吃過飯後,我就坐在鍋爐旁,反覆想著教練說過的話語和動作,重複想像今天在冰壁上的感覺,這時走進來一位大哥,並不是這間客棧的房客,智宗給我們介紹說是成都攀岩場的老闆,美涼姐眼睛就亮起來,力馬互加微信,就開始討論下山多餘時間是否去岩場。身體放鬆下來,頭又開始痛了,喝了近2L的水量,裝好熱水,我早早就去床上躺了。




D4  2017/2/13   雙橋溝攀冰2(鯰魚壩)


  上午8點13分,睡了整整12個小時,天氣有著藍天,非常舒服,溫度也很宜人。上車後看見智宗也在車上,原來他要來幫我們確保,忽然多了一位免費教練,超爽的。

下車後,聽說我們要去鯰魚壩,周圍看也沒見到明顯的溪溝,反正跟著走就對了,今天的呼吸還是有些雜亂,但好多了,緩緩地前進,看到冰壁時正好有陽光灑落,整個冰瀑閃閃發亮的,心情大好呀。教練很迅速的上好裝,直接上壁掛好左右兩條線,讓我們先爬一趟,邊爬時邊在下面糾正我們的動作,「孟佑!腳外八啦!」「阿賢!手腕!你手腕都沒動!」「美涼!妳的腳踩穩!」一刻也鬆懈不得呢。



  接下來就是很仔細的解析冰壁上應該要有的動作,上槁、踢爪、站起來、再上槁,感覺是一連串簡單的動作,但在冰壁上要做到就不簡單了;手要保持伸直狀態;腳後跟下壓;站起來時重心保持在一直線上,不能前傾;鶴嘴與冰爪入冰後要有一種互相拉扯的力道,教練說完後就表示要我們自己上牆體會,並且加入下攀這一動作,先將腳往下踢爪、提高槁、蹲下、打槁、再踢爪,實際做起來,下攀比上攀累多了。


  接著就是教看冰,教練說:「冰是隨時都在變化的,太陽曬到冰時,可能開始融化,冰會變軟,等到晚上又冷後,它可能又會變得結實。」教練說的一點也沒錯,如果用攀岩來比喻,花崗岩與頁岩,一定不會有人選擇去爬頁岩吧,而使用冰作為攀登素材,這類短時間就會發生變化的物質,不好好熟悉它真的是找死。


  緊接著,教的就是確保點了,在冰上能有甚麼確保點呢?冰螺栓、冰洞,確實,就這兩個,也沒其他的了,這時教練又說了:「攀岩與攀冰一樣,確保點都是設立在良好的(岩/冰)壁上,當壁不好,不管設立多少確保點都沒用。」這點也是再同意也不過了,當受到正向力拉扯時,確保點的作用力自然就傳到周圍壁上,當壁不夠強壯一定是壁破裂後脫出。


  而冰螺栓的選點,就跟冰槁選點差不多,就是冰面集中處,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,就是在冰球(菜花)上打螺栓或槁,周邊沒有反作用力跟這股力道比拚,自然就會爆開,所以選擇球與球之間的谷比較好,如果很不幸都是球的話,那就把球打爆後再進行冰螺栓或槁的勾掛吧。


  教練拿出冰螺栓要求我們在攀爬途中自行設置確保點,我是覺得還蠻好設置的,到差不多高後,先確認預定架設位置,使用設置確保點那隻手清理周邊冰塊,另一隻手槁要打高打穩,腳踩穩,再拿出冰螺栓使用腰部的力氣將螺栓轉進去,所以設置點盡可能靠近腰部。教練有說:「在完美且質地優良的冰面上,只要鎖進去10公分就有700公斤的力道,平常在使用的15公分就有1.5公噸的力道。」所以按照冰況好的情況來說,冰螺栓脫出機會不可能會發生的,我就很爽快的將自我確保鉤環掛入,在上面跳了兩下,讚!穩固!就這樣,又到了回程的時間了,今天腳比較痛,所以除了固定的頭痛、喝水、尿尿、冥想動作之外,今晚多增加了腳部按摩,除了小腿外,我的腳趾頭也有痛,美涼姐是說我踢太多了,想想教練動作,試著用〝踩〞的。




D4  2017/2/14   雙橋溝攀冰3(木梯子)


  上午8點08分,一早起來喉嚨就不是很舒服,我想我應該感冒了,而且很明顯今天比昨天冷多了,應該有-3度吧,走出房門就看見一片白茫茫的,正在下雪呢!雖然不是第一次玩雪了,但看見正在下的雪更是難得,我也是有點興奮了。


  雖然下雪了,但溝內的車子都沒有人上鍊條,孜意的駛去,不愧是當地人。下車時,我意識到左邊那面牆就是白岩溝,但今天是往右邊走,三天都不一樣的冰壁,期待等等會看到怎麼樣的。


  行走時由於地上都是新雪,走過去雪都黏在腳底,就只好走走敲敲,走得不快也不慢,今天呼吸就順暢多了,看來我的高度適應花了2天半終於搞定了。


  

  到冰壁下時,雪已經沒下了,還有點太陽,整個溫度非常舒服。教練一樣很迅速上牆架好左右兩條路線,今天的路線剛剛好把繩子用到底了,所以路線差不多30米左右。這面冰壁很明顯比前兩座垂直,約70~80度,右邊路線還有些冰岩混合,左邊路線上方還有一根根冰琉子,一直害怕會不會忽然斷掉。



  架好繩後,我就先來嘗試右邊的路線,因為有岩石的關係,教練要我盡可能不要打槁,這邊的冰比較薄,力道沒掌握好會打到岩石,但岩石會使冰產生一些空洞,我們的槁只要勾掛那些洞就可以了。重點還是腳,因為岩石的關係,冰的面積變少了,身體的平衡變得不好保持,所以又開始了Campus勾掛冰槁。終於到了一段較有角度能夠休息的地方,我使用手腕加點力道,將右槁穩在壁上,雙手抓在左槁上,互相換手休息,正當右手要離開時槁居然噴了出來,我心想應該是提槁導致自己Fall的,還好左手的槁還握的穩穩的,沒有向後噴出去,接下來就使用單槁讓自己回到右槁的位置,繼續爬。這條路線結束後我就已經Pump了,後面究竟要怎麼爬呢?智宗回說:「爬到回去吃飯夾菜用抖的!」哈哈,用盡全力休息!


  下一條,左邊路線,這條路線比左邊簡單點,至少沒有岩石礙事,冰也夠厚,可以隨意打槁。上槁爬個兩步後,覺得手完全不行,好累呀,在牆上甩手時腦袋一直出現教練說過的話,手打直、大腿平行、膝蓋微彎、屁股向後、槁高過頭、後跟下壓,在腦中把整個動作流程演繹一遍遍,接下來在攀爬時邊做動作邊默念,一瞬間整個人舒服多了,而且也體會到冰槁與冰爪互相拉扯的力道,真的只需要用踩的就可以輕鬆入冰,超爽的,看來下一步就是讓自己找到能在冰壁上休息的姿勢了。


  下來後,我面對冰壁正要解繩時,聽到阿賢在上面喊:「冰!」,我腦袋縮著,點點冰塊敲在我頭盔上,心中想著:「頭盔超讚!」,這時就有一塊冰打在前方壁上,彈到我額頭上,痛!教練立馬指責我:「孟佑,頭盔要戴到額頭,眼睛要有辦法看到帽沿才行。」哎呀,大意了,犯了個新手錯誤。後面幫忙確保時,我就刻意把位置退到很後面,避免攀爬者的冰打在確保員身上。


  今天教的就是冰洞的鑽法與保護站的設置,教練又很認真地強調一次:「冰況不好,不管架設多少確保都沒用。」冰洞其實就只是把兩個冰螺栓洞鑽在一起,兩個洞深最好都10公分以上,兩個洞的位置也是要達到10公分的距離,而且冰洞的強度是看兩個洞所形成的面積與狀況來決定的,所以當你洞打完並沒有連接在一起時,是可以進行調整的,但如果調整了2-3次還是失敗的話,建議還是換個點重新設置吧,因為周圍強度已經被破壞掉了。設置完後就是將繩子穿過洞穴,拉一拉,目的就是讓夾角部分磨滑潤。


  保護站其實就跟攀岩的差不多,冰螺栓與冰洞是互相搭配使用,比較不同的是,保護站盡可能以正三角形這形狀為佳,這強度會最高。



  教練最後示範他在長距離垂降時使用的系統,他的自我確保sling非常長,中間有個環,教練自我卻保住後,先拿出普魯士繩在確保環打上法式抓結抓住主繩,測試能成功咬住後,就抽回一些主繩,之後在sling中間環安裝ATC,將整個垂降裝置往外延伸。在確保環上多一個Auto luck,而不是綁在腿環這邊。很多人會把Auto block打在腿環,說實話個人也不喜歡,腿環強度不夠,如果實際發生狀況它究竟有沒有辦法承受住是個問題,教練解釋說進行搜救的垂降作業也是同樣的系統,它可以在Auto luck受力後放手做其他事,也不用在多些繞大腿綁確保器的動作,但教練一剛開始就說這是長距離使用的垂降方式,確實,在能確保自身安全情況下就不用多做無用功了,至少學到一個很棒的系統了。


  上完課後依舊是攀爬時間,教練先很迅速地上牆自我卻保住,說是要幫我們拍帥照,大家都卯足全力輪流上陣,到大約16點左右,雪又重新下了下來,所以我們盡速收拾東西開始下撤。一路上走在林子裡,雪下得有些急,但不大不小,整個畫面就是非常適合拍照,邊走邊拍,就下回路邊上車回客棧啦。




D6  2017/2/15   回成都


  上午7點40分,今天其實就沒有要攀冰了,我們要回成都了,原本有預想跟阿賢繼續爬個兩天,可能是身體不習慣,體力實在無法負荷,所以決定按照原定行程回家吧,但是大家都在討論明年要來幾天?何時來?我雖然覺得有機會再來很開心,但我要先想辦法把錢還完後才能來呀。

  今天外面白茫茫一片,看來晚上下了不少雪,我們將自己的東西包完上車後就去幫古古教練拿,教練他今天要去北京參加中國戶外金犀牛獎的頒獎典禮,真是恭喜他了,但教練的包實在是太重了,明明比我們三人合裝的裝備袋小了一半,但比我們裝備袋重了幾十公斤,實在是太會塞了。

  路途中一路順遂,唯一慘的就是海拔越低我的耳鳴越來越嚴重,當時我就心想搞不好會醉氧吧。開了4個多小時的車,送走了古古教練,我們三人一起到訂好的青年旅社去,旅社就跟一般青旅沒兩樣,燈光些許昏暗,有個很大的交誼廳,房間是八個人睡一間。



  我們下完裝備後就出門找吃的,就隨意在路邊吃了個麵攤,紅紅油油的,這家麵不麻,真的辣。飽後,我心想等等應該會去海外遠征最幸福的時刻,逛裝備店吧!但美涼姐說要去逛書店,書店也很好,翻翻看是否有些跟山有關的書吧。我們就這樣在成都市區內一直走,走了應該有40分鐘吧,到了一個都是古建築式的文創園區,進入地下室一樓,往它最深處走去,終於看見我們尋尋覓覓的方所書店了。


  剛走進去看到許多衣物,再往後走才見到書,書店內二樓部分也是一堆書,中間部分是販賣一些器物、雜貨,最後面都是嬰幼兒用書與玩具,簡單來說就是超大家的誠品書局,我們在裡面溜達了一個小時,大家都沒買甚麼東西,就走了出去。


  

  我們出去後就直接攬了個計程車,前往攀岩場,我們下車後還在找攀岩場的位置,因為地點是個百貨公司,老闆說是在冰刀場的樓上,果然,攀岩場就是難找,跟台灣一樣,花了不少時間摸索。攀岩場設置在五樓,上攀時會有擺盪至欄杆外的可能性,可以吊在一條繩子上看見地下一樓的冰刀場,很好鍛練膽量。抱石區設計看起來有像stone,地形也蠻多的,看起來就很好玩。老闆說這岩場是跟百貨公司講好後自己蓋的,真好。美涼姐就跟老闆很開心東聊西聊,這時我頭就忽然痛起來,我試著把注意力放在後面的攀爬者身上,希望能好些,不過沒用,所以他們聊了些甚麼我並不是很清楚。



  說到一個段落後,有位西裝鼻挺的帥哥來到阿賢身邊,阿賢說是他大學同學,叫郭洋,稍微跟大家大過招呼後說要帶我們去吃飯,老闆就不去了,我們一起下了樓,忽然就看見Mac,原來他也想跟我們吃飯就約在樓下了,時間真剛好呀。


  郭洋帶我們到成都著名的撿屍區,這邊幾乎都是酒吧,我心想我該不會第一次去酒吧就在成都吧!結果是酒吧樓上的火鍋店,算了,有得吃就好了。我們在選鍋時決定是鴛鴦鍋,但當那鴛鴦鍋來到眼前時還真著實嚇了一跳,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九宮格,那鴛鴦鍋就像在鍋內畫上九宮格,只有正中那格是白鍋的,我當下想說這紅鍋應該是紅假的,不辣!刷了第一片肉之後就認定中間那個白鍋是我的,那是真紅,超辣的!



  店內有很好玩的鋁罐,發給客人一人一罐,剛拿到以為是飲料,在那邊翻翻看看時就被Mac制止說:「裡面是沙拉油!那是給你去辣油的!」難怪那麼輕,拿起來沒手感。原來這是要搭配蒜、蔥使用,刷完紅鍋後沾一沾,去一些辣油避免太辣。


  由於我怕辣又身體不是很舒服,吃的並沒有很多,全員一致通過我醉氧,慘呀。郭洋還在旁邊分享他跑四姑娘山的故事,美涼姐就要求我回台灣後每個月一次海拔3000以上跑步,我也答應了。回到旅社,我很順利的就睡了,聽說阿賢跟郭洋又另外跑去喝酒,直到凌晨1點才回來。




D6  2017/2/16   參觀大熊貓,回臺灣


  上午6點00分,我被一個很大聲的鈴聲嚇醒,接著美涼姐上鋪的旅客開始梳洗、整理東西、出門,如果鈴聲是你的,希望能不要影響到別人。7點整,換我對面上鋪的旅客有行動了,等他出門後我接著也下床,坐在大廳看著店貓跑呀跑的,7點50分看見美涼姐走了出來,看來阿賢真的喝多了。


  等到阿賢起床後,我們一行人出了旅店,走下地鐵站,前往熊貓大道,今天目標要去大熊貓繁殖基地,沒錯!我們有時間可以看見熊貓耶!整個興奮,出了地鐵站,就看見有專車在拉人,我們買了票,一人52元人民幣,包含入園費,以台灣價碼來看是頗貴的,但從世界級旗艦種來看,我覺得這價碼便宜了。


  入園第一件事當然是看地圖啦,但這地圖看了只覺得,這裡甚麼都沒有,只有熊貓,它有不少柵欄,但所有柵欄內部都畫著熊貓,只有其年齡層不一樣,也是,反正我們就是來看熊貓的。


  我們有見到進食的熊貓,很仔細看見它是用手握住竹子,將竹子咬一段後先聞竹子好不好吃,不好吃就往旁邊一扔,在拿下一枝竹子。接著利用前端犬齒剝竹子皮,再用後面臼齒部分將竹子吃下。奔跑、上樹、下樹、睡覺,超開心的,台北動物園的熊貓要人擠人,還會限時間,都不能好好看,唯一可惜就是沒見到半年齡的那種小熊貓,也是不錯了,回臺灣囉。



後記


  後來在回程的飛機上,我旁邊的阿姨很自然向我搭話,她在19歲就嫁來臺灣,有個年齡與我相仿的孩子,與我同科系,她很真心地向我說出自己的故事,在她話語中,我能感覺到她很認真的對待周邊的人、事、物,為了生活,她很苦,但她生命中有個綠洲,讓她能這麼撐下去,我真心覺得她是位偉大且平凡的女性。


  反觀我小時候,家境普通,砍材生火、幫忙家事、賣菜、殺雞鴨、蓋工寮,很鄉下的農家生活,對我來說,平凡的生活與工作就是最美好的幸福,無欲無求。

在飛機上,我很認真的想過我為何出現在這裡,攀登很累、危險;我真的行嗎?體力、技術、裝備,為了見見世面?我不知道。雖然我爬山、攀岩年資尚淺,但這段時間也碰到了不少人,為了攝影、為了峰頂、不想工作、交朋友、討厭人、喜歡自然、以山為家……等,各式各樣的人,以我的角度來看,他們一位位都是我人生的前輩,雖然有不少荒謬的理由,但也不失為一種決定。


  大家都是很認真地活著,為了自己與他人,我相信全世界的人都一樣,說到這裡,我也了解我怎麼會出現在飛機上跑去四川了,答案很簡單,就是不讓自己後悔,深怕畢業後會因為工作讓自己無法進行攀登,但又怕攀登進展太快害自己受傷,非常矛盾的一個人。我喜歡一步一步的感覺,但我討厭勉強自己。


  「人生沒有早知道,千萬別做讓自己後悔的事。」在我國小4年級,我媽對我說過的一句話。


23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bottom of page